湖南师范大学自考网

位置:湖南师范大学自考网 > 考试技巧 > 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考试知识点考前汇总

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考试知识点考前汇总

整编:湖南师范大学自考  时间:2022-08-11 16: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三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第四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第五章 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第六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绪论

  一、单选题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历史课题,担当不同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青年来说,应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

  A.谋求民族解放

  B.争取国家独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 )

  A.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B.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

  C.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D.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

  4.“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

  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精神,凝聚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C.共产主义道德要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B.马克思主义观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简答

  6.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7.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是新时期广大青年的历史使命。ABD 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 C。1

  第 2页共 46页第 2页共 46页

  2

  2.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如下: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解决举什么旗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解决走什么路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解决的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解决遵循什

  么样的行为规范问题。

  3.答案:B

  解析:在“三个倡导”、24 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

  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

  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4.答案:D

  解析:题干前一句强调“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而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5.答案:A

  解析: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科目名称可看出,本学科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一门课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6.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

  荣辱观。

  7.答案:(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

  题。(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第一章 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单选题

  8.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

  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

  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

  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

  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上。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 )

  A.道德观

  B.世界观

  C.人生观

  D.价值观1

  第 3页共 46页第 3页共 46页

  3

  10.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其中,对

  “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

  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11.习近平告诉青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

  温暖、良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B.个人的心理平衡、心态良好

  C.个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D.个人为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

  12.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在这

  里所说的“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也就是( )

  A.改善人生的现实境遇

  B.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改变人生的存在状态

  D.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

  13.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第一位是看他( )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中获得尊严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14.协调好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是科学把握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基本前提。下

  列选项中,属于身心健康中心理健康的是( )

  A.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能够抵御一般传染性疾病的侵袭

  C.能够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离群索居

  D.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

  15.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差异,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人与人相互理解,求同

  存异,不在非原则问题上斤斤计较,这是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 )

  A.诚信原则的要求

  B.宽容原则的要求

  C.平等原则的要求

  D.互助原则的要求

  二、简答题

  16.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实践中的地位。

  三、论述题

  17.马克思主义历来既重视人生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生的自我价值。联系实际论述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

  自我价值。1

  第 4页共 46页第 4页共 46页

  4

  18.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答案&解析————

  8.答案:D

  解析: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逐渐成长为真正现实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本题选 D。

  9.答案:C

  解析: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故本题选 C。

  10.答案:C

  解析: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可总结为如下表格:

  人生观包含的三个方面

  内容

  人生目的

  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

  回答“人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

  人生价值

  判断“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本题问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故答案选 C。

  11.答案:D

  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个体对他人、社会所

  做的贡献,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从题干中“为人民作出了奉献”可

  以看出,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为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

  12.答案:B

  解析:题干中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幸福”就是指为人类造福、为人民献身,强调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

  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是人生的社会价值;“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指追求我们自己的人格高尚、才

  智发展、生活幸福,强调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是人生的自我价值。

  13.答案:A

  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个体对他人、社会所

  做的贡献,故本题选 A。

  14.答案:D

  解析:

  类型

  主要表现

  生理健康

  有强将的体魄

  身体发育均匀1

  第 5页共 46页第 5页共 46页

  5

  生理功能状态良好

  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

  保持愉悦心情

  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自我评价客观

  善于与别人相处

  15.答案:B

  解析: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其中,宽容原则就是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求同存异、互相包容。根据题干中的“求同存异”,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16.答案: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17.答案:(1)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

  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2)创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一个人只有凭着自己的知识、能力、体魄等,为社会作出

  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才能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3)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需要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提高自身

  素质和能力,最后付诸行动,落实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

  18.答案:(1)马克思主义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提出人的

  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认识人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的自然属

  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3)认识人的本质,还要认识人与人的区别。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多层次、多方面

  的社会关系。把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个人区别开来,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种不同不仅表现为物

  质利益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还表现为心理、思想、感情等的差异。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16 题】简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1

  第 6页共 46页第 6页共 46页

  6

  2.【关联第 16 题】简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含义。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1)使人正确面对现实,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2)使人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使人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断调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2.答案: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

  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一、单选题

  19.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

  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

  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

  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理想信念”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理想是指( )

  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追求

  C.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经过人的努力和奋斗,理想可能变

  为现实,这是因为( )

  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东西

  B.理想深藏于人的内心深处,一般不轻易向外表现出来

  C.理想作为人们相信的对象,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D.理想本身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22.人们的理想遍布社会生活各方面,呈现许多不同类型,认为某种为社会所需要的,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这种理想信念属于( )

  A.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B.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C.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1

  第 7页共 46页第 7页共 46页

  7

  23.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

  的( )

  A.阶级性

  B.思想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

  24.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

  信念的是( )

  A.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D.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

  25.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

  的理想信念,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精神。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

  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这说明,理想信念是(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前进动力

  26.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当代中国全国人民应当树立的共同理想是( )

  A.爱国主义

  B.共产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

  在的联系,他们之间是( )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28.习近平指出:“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

  才会好。”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当( )

  A.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

  B.把理想和信念结合起来

  C.接受各种不同的理想信念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二、简答题

  29.简述理想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

  3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答案&解析————

  19.答案:D

  解析: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逐渐成长为真正现实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1

  第 8页共 46页第 8页共 46页

  8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本题选 D。

  20.答案:B

  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

  力行的态度。

  21.答案:D

  解析: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本身包含着现实的要素,尤其是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这就

  决定了理想具有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是经过较长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社会需要”、“喜爱的工作”可锁定 A 选项。本题易混淆选项为 D,社会领域的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故正确答案为 A。

  23.答案:A

  解析:理想信念的特点包括:思想性和实践性、多样性和共同性、时代性和阶级性。题干中的“经济和社

  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体现了阶级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24.答案:B

  解析: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的社会制度的向往和

  追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社会理想,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A 选项是生活

  领域的理想信念,C 选项是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D 选项是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2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人生路上的精神向导,是我们的前进动力,是支撑前

  进的精神支柱。本题题干说明:一个人有了自觉的理想信念,就会立场坚定,意志坚强,热情高涨,精力

  旺盛,从而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这表明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故本题答案为 D。

  26.答案:D

  解析: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

  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27.答案:C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

  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阶段性理想,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是最终理想,即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1

  第 9页共 46页第 9页共 46页

  9

  28.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一个人的理想”体现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体现了社会的理想

  信念,“相结合才有价值”表明应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29.答案:解析: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

  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0.答案:(1)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第三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一、单选题

  31.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热爱故土山河、

  热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是( )

  A.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B.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

  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D.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

  32.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因为她拥有辽阔的土地、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更因为她拥有世世代

  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这段话说明的是( )

  A.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B.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C.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D.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3.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

  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

  A.功利主义

  B.自由主义

  C.爱国主义

  D.社会主义

  3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

  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

  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1

  第 10页共 46页第 10页共 46页

  10

  3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时代精神与民族

  精神具有密切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

  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

  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

  37.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中国共产党

  38.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

  金钱地位的诱惑,不丧失国格人格;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是( )

  A.民族自尊的体现

  B.时代精神的体现

  C.历史传统的体现

  D.风俗习惯的体现

  二、简答题

  39.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0.简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三、论述题

  42.不同的时代条件对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的时代要求。论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答案&解析————

  31.答案:A

  解析:爱国主义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A 对。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 B。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1)维护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

  苦乐,推动历史进步,排除 C。选项 D 为干扰选项。

  3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更因为”,可知题干强调的是“祖国拥有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

  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这亿万人民就是骨肉同胞。可见,题干表明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

  现。故 B 选项正确。

  33.答案:A

  解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开发祖国山河,1

  第 11页共 46页第 11页共 46页

  11

  创造中华文明;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体现“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这一传统的名言警

  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CD 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 A。

  34.答案:C

  解析:爱国主义不仅具有把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是中华民族历代

  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巨大原动力。古往今来,无论是那些对历史做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

  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

  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就是爱国主义。

  35.答案:A

  解析: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助记口诀:新(改革创新)时代,爱(爱

  国主义)民族。

  36.答案:C

  解析: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

  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可见选项 A 中的“简单延续”、选项 D 中的“全

  面超越”表述有误,可排除。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排除选项 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

  神的现实体现,即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本题选 C。

  37.答案:D

  解析:本题应从关键词“领导力量”入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在当

  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因此,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故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38.答案:A

  解析:民族自尊是指一个民族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

  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

  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就是民族自尊的体现。

  39.答案:(1)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

  (2)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①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②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③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深层内容;

  ④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政治要求。

  40.答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1

  第 12页共 46页第 12页共 46页

  12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一伟大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

  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41.答案:(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42.答案:(1)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上。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

  为重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应该注意防止两种错误思潮,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二是文化保

  守主义思潮。

  (4)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立足民族,就是要尊重中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

  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活力。

  (5)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新时代的爱国者来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33 题】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百家

  争鸣的局面。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做出过独特的贡

  献。15 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数千年的领先地位,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

  优良传统中(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2.【关联第 33 题】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

  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

  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3.【关联第 33 题】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历经分分合合,政权的更迭兴亡,但统一的大趋势从未改变,且每

  一次统一都前所未有地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 )

  A.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B.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1

  第 13页共 46页第 13页共 46页

  13

  C.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4.【关联第 35 题】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

  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

  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

  5.【关联第 39 题】联系实际论述,在新时代如何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相关思想学说体现了中华精神文明的创造,题干中的相关研究发明体现了中华物质文明的

  创造,这些文明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祖国山河。故本题选 C。

  2.答案:B

  解析:考查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具体内容。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

  决不容忍外来侵略和压迫。正是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坚

  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

  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3.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统一的大趋势”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的大融合”体现了促进民族团结,故

  本题正确答案为 B

  4.答案:B

  解析: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助记口诀:新(改革创新)时代,爱(爱

  国主义)民族。故本题选择 B。

  5.答案:(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爱国情感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直接感受和情绪

  体验。可以通过参观游览在直觉上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通过学习历史在理论上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通

  过合法合理的表达在实践中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

  (2)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爱国思想是爱国情感的理性升华。在今天的中国,树立

  爱国思想就是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

  (3)履行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爱国必须走向实践。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刻苦

  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过硬本领;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躬行实践,

  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1

  第 14页共 46页第 14页共 46页

  14

  第四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一、单选题

  43.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属于( )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区别于政治、法律

  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地方在于( )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相对狭窄

  B.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强制性的

  C.道德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保障实施的

  D.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

  45.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

  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

  明( )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46.道德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

  在。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 )

  A.稳定性

  B.广泛性

  C.时代性

  D.强制性

  47.道德的功能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

  B.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C.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D.辩护功能和沟通功能

  48.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

  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 )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极为有限

  B.道德因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49.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完善而进步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最先进

  最崇高的道德是( )1

  第 15页共 46页第 15页共 46页

  15

  A.封建主义道德

  B.原始社会道德

  C.资产阶级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

  二、简答题

  50.简述道德的科学起源。

  三、论述题

  51.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52.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答案&解析————

  43.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44.答案:D

  解析: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排除 A。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排除 B。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通过说服、劝阻、等方式起作用,不靠外部强制

  力量来维持。而政治、法律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排除 C,D 正确。

  45.答案:B

  解析:本题题干说明历史上出现的不同道德体系,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社会经济

  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故选 B。

  46.答案:B

  解析: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

  性的。(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

  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结合题干,故 B 选项正确。

  47.答案:B

  解析: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

  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故 B 选项正确。

  48.答案:B

  解析:题干中有一关键词语是“阶级地位”,而马克思这段话精炼一下就是:伦理观念是从所处的阶级地

  位及经济关系中获得的。即这个人的道德是对他所处的阶级及利益的反映。因此只有 B 选项符合题意。1

  第 16页共 46页第 16页共 46页

  16

  49.答案:D

  解析:人类社会的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步和完善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

  影响和制约道德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道德将进一步发展为人类最崇高的共

  产主义道德。

  50.答案: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51.答案:(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价

  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既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又

  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以体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民族特色,增强我们

  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52.答案:(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

  要求,可以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

  的统一。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

  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一原则对不同觉悟层次的人提出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对国家来说,诚实守信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对社会来说,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47 题】“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的行为”称为道德的(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沟通功能

  2.【关联第 53 题】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3.【关联第 53 题】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关联第 52 题】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只有规范社会行

  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

  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联系实际论述为什

  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

  第 17页共 46页第 17页共 46页

  17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为道德的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的含义。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

  是道德的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1)道德的调节功能: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

  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所以 A 选项正确。

  2.答案:(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

  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2)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关系到一生的前途

  和命运。不诚实守信的人,短期内可能达到目的,但不能持久。

  (3)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们诚信意识、守信规

  则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如果出现了不诚实不守信的情况,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便被破坏了。

  (4)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与人真诚相待、讲究信用。只

  有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才能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建立并维持和谐社会的正常秩序。

  3.答案:(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4.答案:(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凡是法律禁

  止和制裁的行为,都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又导向更高层

  次的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共同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同时

  又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重要补充。

  第五章 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一、单选题

  53.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称

  为( )

  A.公共秩序

  B.公共领域

  C.公共道德

  D.公共场所

  54.有关公共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社会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逐渐缩小1

  第 18页共 46页第 18页共 46页

  18

  B.维护现代公共生活秩序基本手段是政策和法律

  C.就交往对象之间社会关系而言,公共生活比私人生活更简单

  D.在公共生活中,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相互影响和联系

  55.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其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

  法是( )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家庭公德的主要内容

  D.网络道德的主要内容

  56.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取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

  己,不假公济私。这是职业道德中(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团结互助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57.立足职业,成就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职业和事业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在于( )

  A.职业和事业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作

  B.事业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事业的升华

  C.职业和事业都是人们为着崇高理想所从事的工作

  D.从事职业和事业的人都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58.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由此产生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同

  的。这导致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 )

  A.稳定性

  B.专业性

  C.强制性

  D.统一性

  59.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

  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这里他强调的是( )

  A.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B.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C.个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D.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

  60.恋爱是相爱的男女双方互相了解、建立和发展爱情的过程,也是婚前生活的一个相互考察阶段。恋爱双

  方应彼此真实真诚,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这是男女恋爱的基本道德要求中( )

  A.文明相爱的要求

  B.平等互尊的要求

  C.真诚负责的要求

  D.强烈持久的要求

  61.古人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如朱熹说:“德者,得也,行

  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里的“德”是指(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公民道德

  D.个人品德

  62.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完善人的道德品质来1

  第 19页共 46页第 19页共 46页

  19

  说,这主要强调的是( )

  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B.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C.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二、简答题

  6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64.简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65.简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66.简述现代社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

  67.联系实际论述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5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秩序的概念,概念中的关键词为有序化状态几个字。

  54.答案:D

  解析: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而得以扩大。选项 A 中的“逐渐缩小”表述

  有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选项 B 中的“政策”

  表述有误。在公共生活中,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相互影响和联系,因此,就交往对象之间社会关系而

  言,公共生活比私人生活更复杂。选项 C 中的“更简单”表述有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D。

  55.答案:A

  解析:(1)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2)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6.答案:A

  解析:办事公道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取

  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

  57.答案:A

  解析:职业和事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作。二者的区别在于,成1

  第 20页共 46页第 20页共 46页

  20

  就事业的人通常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对所从事的工作有着超过一般人的造诣,二是在一定范围内获

  得了一定的声誉,三是对社会的贡献大于同行一般人。从事职业的人一般不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58.答案:B

  解析: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包括: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可见选

  项 A、C 表述不严谨,可排除;选项 D 不属于职业道德的特点,可排除。题干表明每种职业都有不同的职

  业规范,同一职业的不同岗位和工种也有不同的职业规范,可见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故本题选 B。

  59.答案:D

  解析: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

  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

  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培养公民遵守恋爱婚

  姻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自觉性,增强履行法定义务、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是利民、利家、利

  国的益事和实事。

  60.答案:C

  解析: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包括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题干中的“彼此真实真诚”体现了真诚,

  “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体现了负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61.答案:D

  解析:个人品德实际上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比如,

  我国古代注释家就把“德”注释为“得”,即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可见,题干中的

  “德”是指个人品德,故本题选 D。

  62.答案:C

  解析: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锤炼个人品德、追

  求理想的道德人生,就必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本题选 C。

  63.答案:(1)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64.答案:(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65.答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

  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1

  第 21页共 46页第 21页共 46页

  21

  66.答案:(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67.答案:(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

  和安定环境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人都应自觉遵守。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一方面,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最起码、

  最基本的层次和要求,既是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也是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道德境界的基础。

  另一方面,社会公德在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维护社会稳定、公道和秩序方面,发挥着重

  要的舆论监督和精神感召作用,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基础性工程。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定而深刻、

  广泛而持久,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54 题】网络生活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如果有人恶意制造、传播

  计算机病毒,将会造成许多单位或个人的网络无法正常进行,甚至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这说明当代社会

  的公共生活具有的特点是( )

  A.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B.活动方式的单一性

  C.交往对象的简单性

  D.活动范围的封闭性

  2.【关联第 54 题】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

  的共同活动。现代社会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公共生活范围的是( )

  A.在家读书看报

  B.乘坐高铁出行

  C.通过微信与家人联系 D.在个人承包的土地上劳作

  3.【关联第 55 题】乘坐车船飞机时,应该做文明乘客;到剧院看演出时,应该做文明观众;到商店购物时,

  应该做文明顾客;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做文明读者;在公园游玩时,应该做文明游客;在网上发声时,

  应该做文明网民。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 )

  A.家庭美德的要求

  B.社会公德的要求

  C.职业道德的要求

  D.生态文明的要求

  4.【关联第 55 题】人们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等,行为举止得当,仪表大方,和气文雅,不喧哗

  吵闹等,这是社会公德中( )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5.【关联第 54 题】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称为( )

  A.职业道德

  B.网络道德

  C.社会公德

  D.家庭美德1

  第 22页共 46页第 22页共 46页

  22

  6.【关联第 56 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中的( )

  A.诚实守信的要求

  B.爱岗敬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奉献社会的要求

  7.【关联第 56 题】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这是职业道德基本

  要求中(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服务群众的要求

  C.爱岗敬业的要求

  D.奉献社会的要求

  8.【关联第 60 题】职工小周在家里热爱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合理支出、不浪费。这一行为体现了

  他具有( )

  A.尊老爱幼的美德

  B.男女平等的美德

  C.夫妻和谐的美德

  D.勤俭持家的美德

  9.【关联第 62 题】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反

  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个人品

  德修养中( )

  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

  D.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10.【关联第 62 题】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掌握正确的修养方法。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自己思想中

  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种修养方法是( )

  A.陶冶情操

  B.省察克治

  C.学思明理

  D.慎独自律

  11.【关联第 67 题】简述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包括:(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

  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因此,选项 B、C、D 表述有误,可排除。题干中恶意制造、

  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人的行为影响了许多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可见活动结果互相影响、相互关联。故本题正

  确答案为 A。

  2.答案:B

  解析:私人生活通常以家庭内部活动或个人自我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由此可知,

  选项 A、C、D 均是私人生活,可排除。根据选项 B 中的高铁、出行,可知其属于公共生活范围,本题选 B。

  3.答案:B

  解析: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题干中的文明1

  第 23页共 46页第 23页共 46页

  23

  乘客、文明观众、文明顾客、文明读者、文明游客、文明网民体现了社会公德中文明礼貌的要求。故本题

  正确答案为 B。

  4.答案:A

  解析: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如下: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简述

  文明礼貌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

  助人为乐

  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见义勇为。

  爱护公物

  爱惜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保护环境

  讲究公共卫生、保护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遵纪守法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

  根据题干关键词“得当”、“大方”可锁定 A 选项。

  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地位。含义: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

  则。地位:社会公德是人们公共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故本题选 C。

  6.答案:B

  解析:本题关键点为“干一行爱一行”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简述

  爱岗敬业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

  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

  清正廉洁,不谋取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

  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处处为他们的

  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为他人、为社会作奉献的职业精神。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答案:D

  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

  群众、奉献社会。其中,奉献社会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为他人、为社会作奉献的职业精神。故本

  题正确答案为 D。

  8.答案:D

  解析:勤俭持家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勤奋劳作,节约俭朴,合理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兴家

  之本、富家之路。勤,就是要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俭,就是要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1

  第 24页共 46页第 24页共 46页

  24

  这既有利于提高家庭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也关系到绿色低碳家庭生活的打造、资源能源的节约、

  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9.答案:B

  解析: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

  其克服和整治掉。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省察

  克治的修养方法。

  10.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体现了省察;“将

  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体现了克治。本题选 B。

  11.答案:(1)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

  (2)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3)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个体精神境界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六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单选题

  68.法治思维是和人治思维相对称的思维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是( )

  A.法律至上

  B.权利制约

  C.以言代法

  D.权力保障

  69.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下列关于法律

  权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律权威源自人们的道德自觉

  B.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

  C.法律权威不依赖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D.法律权威不依赖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70.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并将法治作

  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在于( )

  A.法律的多少与好

  B.是否体现了人的作用

  C.是否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D.是否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7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 )

  A.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第 25页共 46页第 25页共 46页

  25

  7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做到依法治国与依

  规治党有机统一,除了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还要形成( )

  A.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B.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73.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党的领导

  C.依法治国

  D.公平正义

  74.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

  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这集中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原则中(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

  B.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要求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

  二、简答题

  75.简述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76.简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77.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

  78.论述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答案&解析————

  68.答案:A

  解析: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外延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等基本内容。考生注

  意 BD 项中“力”和“利”的区别。

  69.答案:B

  解析:法律权威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在强制力,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内在说服力,法律本身

  的内在合理性和实施过程的合理性;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70.答案:C

  解析:本题应从关键词“分水岭”入手。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

  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即是否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其中,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1

  第 26页共 46页第 26页共 46页

  26

  高权威,而人治思维则奉行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71.答案:D

  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选项 C

  中的“法律体系”表述有误,排除 C。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实现的目标,故排除 A、B。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72.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做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因此,形成完备的

  法律规范体系有利于做到依法治国。“党内法规体系”体现了“治党”,因此与依规治党联系更紧密的是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所以,做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除了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还要形

  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本题选 D。

  73.答案:B

  解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故选 B。

  74.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没有体现人民,排除 A。本题题干没有体现中国国情、中国实际,排除 B。本题题干没有体

  现道德、德治,也就不存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排除 D。根据题干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四

  个“宪法法律”,可知其描述的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5.答案:(1)尊法。尊法就是尊重法律权威,尊法是培养法治思维的首要前提。

  (2)学法。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方法,是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条件。

  (3)守法。守法是培养法治思维实践基础。

  (4)用法。实践出真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有效途径

  76.答案:(1)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77.答案:(1)科学立法。(2)严格执法。(3)公正司法。(4)全民守法。(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78.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

  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做到“三统一”和“四善于”的结合。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

  第 27页共 46页第 27页共 46页

  27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69 题】维护法律权威,既要在内心确立法律信仰,更要在行动中切实履行法律义务。对一个公

  民来说,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 )

  A.信奉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B.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

  C.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 D.认真学习、勤于实践、严格要求、慎独自律

  2.【关联第 72 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为加强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

  体性,需要( )

  A.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B.推动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

  C.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的建设

  D.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3.如何理解和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包括信奉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助记口诀:从未(维)信守。

  2.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加强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了推动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目前,党内法规的

  系统性、整体性和与国家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亟待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手抓科学制定,一手抓坚决

  执行,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3.答案:(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

  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

  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

  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4.答案:(1)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1

  第 28页共 46页第 28页共 46页

  28

  (2)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

  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

  家法律法规。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

  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5)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扎实地推进全面依

  法治国。

  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一、单选题

  79.在我国,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是指( )

  A.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80.法律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其中,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赋予既存行为规范或习惯以法律效力,将之上

  升为法律的做法是( )

  A.国家制定

  B.国家认可

  C.法律继承

  D.法律移植

  81.马克思主义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本质而言,法所体现的是(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当权者个人的意志

  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D.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82.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

  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称为法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83.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

  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复合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84.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

  授权性规范的是( )

  A.公务员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B.消费者有了解其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C.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D.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85.下列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1

  第 29页共 46页第 29页共 46页

  29

  A.物

  B.行为

  C.政党

  D.智力成果

  86.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是( )

  A.法律责任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后果

  87.在我国历史上,法律最早是从习惯、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的。由习惯到习惯法,由不成文法到成文法,

  是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下列对于我国当代法的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B.道德规范是我国法的主要渊源

  C.习惯法完全不能成为我国法的渊源

  D.判例法在特定条件下是我国法的渊源

  88.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

  A.法律汇编

  B.法律清理

  C.法律编纂

  D.法律解释

  89.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具有相应的立法权限。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限

  的是( )

  A.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B.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

  C.制定和修改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规章

  D.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0.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其中,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社会团体

  91.国家监督也称国家机关的监督,下列选项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

  A.网络媒体的监督

  B.监察机关的监督

  C.社会组织的监督

  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二、简答题

  92.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9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9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三、论述题

  95.论述法的社会作用。

  96.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97.试述法的执行及其特征。1

  第 30页共 46页第 30页共 46页

  30

  ————答案&解析————

  79.答案:D

  解析:在我国,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等;而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80.答案:B

  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和国家认可的行为规范。排除选项 C、D。国家制定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

  动产生新的规范,排除选项 A。国家认可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其法律效力,故本题

  正确答案为 B。

  81.答案:A

  解析:关于法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

  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故本题选 A。

  8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评价作用,详情见下表。

  法的作用

  内容

  含义

  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能够为人们提供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指引人们的

  行为,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评价作用

  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

  或有效的作用。

  教育作用

  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

  预测作用

  人们通过了解法律可以预知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后果。

  强制作用

  法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国家机器来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

  惩罚的作用。

  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

  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8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务性规范的理解。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

  法律规范,包括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题干中的法律规范属于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禁止性规范,故本

  题正确答案为 B。

  84.答案:B

  解析: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授权性规范主要为人们设定权利。消费者有了解其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属于授权性规范,故选 B。1

  第 31页共 46页第 31页共 46页

  31

  85.答案:C

  解析:法律关系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包括:自然人、组织(企事业单位、政党、社会

  团体)和国家;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在关系中双方具有的法律权利和必须

  履行的法律义务。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应选 C。ABD 三项均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8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事实的分类,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

  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

  件。法律行为:是指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行为。例如青年

  男女根据共同的意愿依法进行婚姻登记的行为。

  87.答案:A

  解析:在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A 对。制定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渊

  源,排除 B。习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我国法的渊源。排除 C。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判例不是我国法的

  渊源,所有案件的判决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作出。排除 D。

  88.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完善的相关知识点,关键词为“审查并重新确定法律效力”,详情见下表。

  法律完善的类型

  含义

  法律解释

  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①正式解释:法定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

  释(全国人大)、司法解释(审判解释、检查解释)和行政解释(有权的行政机关)。

  ②非正式解释,即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规范性法律文件清理

  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法律汇编

  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和汇编成册的活动。法

  律汇编不改变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属于国家立法活动。

  法律编纂

  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同属于某一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

  查、修改和补充。

  89.答案:B

  解析:选项 A 属于国务院的权限,可排除。选项 C 属于干扰选项,可排除。选项 D 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

  民代表大会的权限,可排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经济、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故本题正确答

  案为 B。

  90.答案:A

  解析: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司法一词与适用一词可以认定位固定搭配。

  91.答案:B

  解析:国家监督,也称国家机关的监督,依国家机关的性质的不同,又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1

  第 32页共 46页第 32页共 46页

  32

  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社会组织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92.答案: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指的是作为我国主体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的法的渊源,主要是以

  宪法为基础的各种制定法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和认可的惯例等,具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国际条约。

  93.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其先进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民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仅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

  导下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独特规律,强调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走自己的

  路,不照抄照搬西方法律制度模式。

  (3)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对待前人和他人的宝贵经验,既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在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94.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

  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划分为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

  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95.答案: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

  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二者虽有区别,但又相互交叉。

  (1)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

  来实现国家的统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法除了维护阶级统治,还必须满足

  一般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当前,用于执行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主

  要有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法、通信法、科学技术法、医疗卫生法等。

  96.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它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它冲破了少数人狭隘利益的局限,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

  同意志和利益,这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相一致,与法律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相一致。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具体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97.答案:法的执行,也称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

  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第 33页共 46页第 33页共 46页

  33

  (1)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

  其所属的各部门。

  (2)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行政执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3)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执法是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一般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4)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居于支配地位,可以依法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执法行为,而不需要

  行政相对人同意。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82 题】合同法规定,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时,可以拒

  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样的法律规定集中体现了法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制裁作用

  2.【关联第 82 题】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做不同划分。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

  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是法的( )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制裁作用

  3.【关联第 87 题】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 )

  A.1947 年

  B.1954 年

  C.1956 年

  D.1982 年

  4.【关联第 88 题】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属于

  非正式解释的是(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5.【关联第 89 题】法律的公布是指将已经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在我国,有权公布法律的机

  关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关联第 90 题】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执法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行政执法适用范围非常狭窄

  B.行政执法主体是人民检察院

  C.被动性是行政执法的唯一特征

  D.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学或科研院所在授权范围内享有行政执法权

  7.【关联第 81 题】简述法的基本特征。1

  第 34页共 46页第 34页共 46页

  34

  8.【关联第 91 题】试论述社会监督的定义及其类型。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规范作用中的预测作用,预测作用是指人们通过了解法律可以预知自己和他人行

  为的后果。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该作用的就是签订合同,故选 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规范作用中的教育作用,预测作用是指人们通过了解法律可以预知自己和他人行

  为的后果。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该作用的就是签订合同,故选 C。

  3.答案:B

  解析:从 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开始,我国法的渊源就开始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形

  式,到 1982 年宪法颁布后,这一形式就更加明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完善中的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

  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①正式解释:法定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

  释(全国人大)、司法解释(审判解释、检查解释)和行政解释(有权的行政机关)。

  ②非正式解释,即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5.答案:B

  解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 1954 年。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执法的主体和特点,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政府各部门,及国家的行政部门。行政主体的

  特点:①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②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③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④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

  性。A 选项错在狭窄,B 选项错在主体,人民检察院是司法部门,C 选项错在不是唯一特性。

  7.答案:(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3)法是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8.答案:社会监督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法律活

  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在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

  施、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等方面,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1

  第 35页共 46页第 35页共 46页

  35

  (2)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包括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是由人民群众直接进行的法律监督。

  (4)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公民在新闻媒介和网络上进行的法律监督,实际上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

  版和新媒体领域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群众监督的方

  式之一。

  第八章 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一、单选题

  98.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

  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 )

  A.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体现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

  9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中央军事委员会

  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00.宪法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B.到会代表过半数通过

  C.全体代表 2/3 以上多数通过

  D.到会代表 2/3 以上多数通过

  10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

  党派长期合作共事的产物,下列对于这一制度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各民主党派只参政不议政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C.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短期过渡制度

  10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 )

  A.国体

  B.政体

  C.政党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

  10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的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全民所有制经济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10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文化教育权利

  B.宗教信仰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

  第 36页共 46页第 36页共 46页

  36

  105.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6.特定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活动进行法定制裁

  所适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107.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经济

  法的是( )

  A.合同法

  B.商标法

  C.公务员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108.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属于社会法的

  是( )

  A.就业促进法

  B.国有企业法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9.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所属的法律部门是( )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商法

  D.程序法

  110.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称为犯罪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是( )

  A.犯罪客体

  B.犯罪时间

  C.犯罪地点

  D.犯罪动机

  11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属于( )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12.程序法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113.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

  申请仲裁。下列纠纷中,可以申请仲裁的是( )

  A.婚姻纠纷

  B.继承纠纷

  C.抚养纠纷

  D.合同纠纷
 

  114.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和法规正确的第二审案件判决( )

  A.依法改判

  B.维持原判

  C.撤销原判

  D.发回重审1

 


 

  二、简答题

  115.什么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16.简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17.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18.简述刑法的概念及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119.简述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20.简述我国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种类。
 

  ————答案&解析————

  98.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详见下表;从题干可以看出这体现了尊重和保证人权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

  简述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原则

  宪法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地位,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

  的特征。

  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即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平等权、人身

  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

  民主集中制原则

  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由

  人民直接或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集中制原则也是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要求坚持宪法至上,依法治国首先依宪治国。
 

  99.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并规定了人民主权行使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故本题选 D。
 

  100.答案:C

  解析: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修改只需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注意:官方教材关于标粗部分的表述为“与会代表”,但国家发布

  的 2018 年修正宪法中的表述为“全体代表”,因此,本题以“全体代表”为准。

  101.答案:C1

 


 

  解析:宪法序言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故选项 D 中

  的“短期过渡”表述有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

  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会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及重要事务,进行协商和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进行协商。故选项 A 中的“不议政”表述有误。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选项 B 中的“共

  同执政”表述有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故 C 正确。
 

  102.答案:A

  解析:本题为理解记忆型题目。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

  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103.答案:C

  解析: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排除 AB。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

  所有制经济,如下所示: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

  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对我国国家制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着城乡

  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 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04.答案:C

  解析:选项 A、B 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非政治权利,可排除。选项 D 属于人身自由,

  而非政治权利,可排除。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 C 选项正确。
 

  10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机构,详见下表,本题选择 A。

  国家机构

  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

  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待外国使节。

  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

  政府。

  监察委员会

  我国有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国家

  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

  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

  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0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处罚法的概念,易混概念见下表。

  法律名称

  概念

  《行政处罚法》(实体法)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

  构成犯罪的违法活动进行法定制裁的行为。

  《行政复议法》(实体法)

  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

  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作出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指规范行政诉讼活动,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
 

  107.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从“经济法领域的相应立法”入手。我国经济法领域的相应立法有:(1)反垄断法;(2)

  反不正当竞争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故 D 选项正确。A、B 选项属于我国民法领域的相应立法,

  故错误。C 选项属于我国行政法领域的相应立法,故错误。
 

  108.答案:A

  解析:社会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经济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经济组织

  法律制度,如国有企业法、公司法等;经济竞争法律制度,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
 

  109.答案:C

  解析:民商法是民法和商法的简称。民法领域包括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及

  知识产权法等,商法领域包括公司法、海商法和票据法等。
 

  110.答案:A

  解析: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素。犯罪客体,是刑

  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利益。犯罪客观方面,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

  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时间、地点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任何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

  必须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犯罪故意、过失,犯罪动机、目的,犯罪故意和

  过失合称为罪过。
 

  111.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看出此题体现的是罪刑法定原则,故选 A。

  刑法的基本原则

  内容1

 


 

  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不论犯罪人员社会地位、民族种族等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不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112.答案:A

  解析:程序法包括诉讼程序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两部分。我国的诉讼程序法主要有民事诉讼法、行政诉

  讼法和刑事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主要包括仲裁法和人民调解法。
 

  113.答案:D

  解析: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

  益纠纷可以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属

  仲裁范围。
 

  114.答案:B

  解析:第二审程序是在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前,因当事人申请上诉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也

  称上诉审程序。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原判决、裁定。
 

  115.答案:(1)宪法的基本原则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①坚持党的领导原则②人民主权原则。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④民主

  集中制原则。⑤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116.答案:(1)行政合法性原则。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

  外特权。

  (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要合理、恰当和适度。

  (3)程序正当原则。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
 

  117.答案:(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

  则;(6)绿色原则。
 

  118.答案: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2)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9.答案: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2)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3)权、责、利统一原则。(4)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5)坚

  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20.答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延伸知识点】

  1.【关联第 98 题】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体现的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2.【关联第 98 题】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在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中,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是( )

  A.社会主义法治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关联第 98 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

  A.民主集中

  B.首长负责

  C.少数服从多数

  D.保障个人权威
 

  4.【关联第 98 题】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保证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关联第 104 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不同的类别,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 )

  A.人身自由

  B.社会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教育科学文化权利
 

  6.【关联第 105 题】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实行( )

  A.检查

  B.监督

  C.领导

  D.指导
 

  7.【关联第 106 题】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活动进行法定制裁的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管制

  B.拘役

  C.罚款

  D.罚金
 

  8.【关联第 109 题】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法律关系。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商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9.【关联第 109 题】在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上,根据是否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可以分为不同的归责原则。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无过错责任原则
 

  10.【关联第 110 题】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其中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1.【关联第 111 题】对犯罪进行定罪量刑时,要坚持“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罚当其罪。”这体现了( )

  A.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B.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D.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
 

  12.【关联第 112 题】程序法与实体法相对称,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 )

  A.刑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劳动合同法

  D.人民调解法
 

  13.【关联第 112 题】下列可适用我国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

  A.买卖合同纠纷

  B.子女收养纠纷

  C.财产继承纠纷

  D.家庭抚养纠纷

  14.【关联第 104 题】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5.【关联第 115 题】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即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并规定了人民主权行使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答案:D

  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本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而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只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答案:A

  解析: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4.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并规定了人民主权行使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1


 

  43

  要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

  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可见,实现题干中的原则的根本制度

  保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答案:A

  解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特定人的权利。其中,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包括: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④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6.答案:B

  解析: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故本题选 B。

 

  7.答案:C

  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8.答案:A

  解析:我国民法领域和商法领域分别有相应的立法,民法领域主要有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及知识产权法等,商法领域主要有公司法、海商法和票据法等。可见选项 BCD 均属于民法,可排除;选项 A 属于商法,本题选 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生主要区分 AD 选项,BC 选项为无关干扰项。我国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原则

  定义

  举例

  过错责任原则

  行为人的过错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条件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其主观上有无过错,根据法律规定均应承

  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以及高度危险责任等,均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10.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客观要件”。犯罪客观方面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任何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故 A 选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从题干可看出此题体现的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故选 C。

  刑法的基本原则

  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不论犯罪人员社会地位、民族种族等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不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12.答案:D

  解析:程序法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其中非诉讼程序法包括仲裁法和人民调解法。ABC 均不属于程序法。
 

  13.答案:A

  解析: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属仲裁范围。

  14.答案:(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

  (6)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7)特定人的权利。

  15.答案:首先,从内容上看,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不同于普通法律。其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最后,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相关文章
湖南师大自考推荐